跳至內容

語言

購物車

您的購物車為空

白鑽

來自大自然的瑰寶-鑽石,閃耀著永恆的光芒,璀璨而且堅固。透明無色的鑽石更因其純潔無瑕的形象成為愛情信物。購買鑽石需要深入了解眾多專業知識, 當中GIA的評級系統, 就能協助我們去了解不同鑽石的特質和級數。然而,獨自去了解這些專業術語並不容易,加上在選擇鑽石的時候還牽涉眾多技巧,因此客觀專業的意見尤其重要。Dawn Wedding提供專業的鑽石導購服務,由GIA畢業的資深鑽石顧問(DG/GG)陪伴你挑選合適的優質鑽石,提供報價和訂製鑽戒服務。

形狀

鑽石是怎樣形狀的 ?大家第一時間想到的應該是圓形的鑽石。事實上,大部份未經打磨的天然鑽石以八面體(Octahedron) 最為常見。鑽石切割師會以其經驗,研究原生鑽石狀態,繼而判斷如何切割。通常一顆八面體鑽石會一分為二,切成兩顆鑽石。市面上圓型鑽石較其他形狀普及,是因為市場需求所帶動的。事實上,切割圓鑽比其他形狀損耗更多,需要準確的切割技巧,因此圓鑽較其他形狀貴。

如何斷定原石的切割是一門高深的學問:階梯切割(Step Cut)是為了展示鑽石的通透明亮;公主方的切割可以保留較多重量和體積;原生鑽石卡數大的時候,通常會切割成梨形或橢圓形,因其比圓鑽更顯優雅。

明亮型切割(Brilliant Cut)圓形鑽石在市場相當受歡迎,而價值也相對高。這主要是因為它的切割有完美的對稱性和比例,能夠令鑽石最大程度地綻放亮光和火彩,呈現最閃耀的效果。

其他常見的鑽石形狀包括公主方形(Princess),祖母綠形(Emerald),橢圓形(Oval),梨形(Pear),心形(Heart),欖尖形(Marquise),上丁方形(Asscher),墊形(Cushion)等。不少切割師也會切割一些特別的形狀,例如星星,動物等。

重量

鑽石是以「卡」(又名克拉,英文Carat,簡稱ct)為重量單位。大家知道這和豆角(Carob)的關係嗎?在古代,鑽石交易地區盛產豆角,當地商人發現每粒豆角豆(Seeds of Carob)的大小重量都相約,因此就用此量度鑽石重量作交易用途。Carat這個字就一隻沿用至今。今天,我們對鑽石重量準繩度有極高的要求,重量需要經過精密儀器測量才能作準。

1卡等同200微克(mg),即0.2克(g)。1卡又等於100分(Points),因此,一顆0.70卡的鑽石,我們也會以70分去形容。在香港,訂婚用的鑽石以0.7ct至2ct較受歡迎。

鑽石的價格會在跳價點(Magic Sizes/Critical points)驟然遞增:舉例一顆0.90 ct.和一顆1.00 ct. 的鑽石,假設顏色與淨度相同,雖然它們在重量上只有輕微之分,但價格上可以有一定差距,因此在選購時可以特別留意。

鑽石的價格隨重量增加而上升。但要留意鑽石價格是由眾多因素組成,所以,1.0 ct. 的鑽石可能比1.3 cts.貴,是因為前者淨度和顏色較後者好。

顏色

「顏色」(Colour)是白鑽評級的重要指標,但有趣的是,評級的時候我們並不是看該鑽石多麼有顏色,而是其「無顏色」的程度(How Colourless it is)。GIA評級師會在嚴謹控制的白光下輔以比對鑽石(Master Stone)參考,為鑽石進行顏色評級,他們的經驗和眼界, 是判斷鑽石顏色等級的關鍵。

簡單而言,越透明的鑽石價格越高。歷史上有不同的白鑽顏色分級系統,目前以GIA的「D-Z」的白鑽顏色分級系統最受認可。D屬於最透明無色,Z則帶有淡黃色。比Z更黃的鑽石會被評為黃鑽或啡鑽(詳細參考彩色鑽石篇章)。

比較鑽石顏色的時候,正確的做法是從鑽石的底部作比較。這樣可以避免從正面觀察時受到光線反射,切割品質或螢光反應等因素影響判斷。觀看時建議在白燈下,眼睛向著鑽石底部斜面(Pavilion)成垂直方向去觀察。

用肉眼觀察時,顏色等級D,E,F屬透明無色,非專業人士一般很難分辨。 顏色等級G,H,I,J接近透明無色,而K,L,M則略帶米白。透明無色的鑽石在鉑金或18K白金襯托下更顯透白。略帶米白色的鑽石若配上18K黃金或玫瑰金的戒托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。

淨度

大家都會被完美無瑕的鑽石所吸引,這裡說的「無瑕」(Flawless),是指鑽石的淨度。但其實大部份的鑽石都包含內含物(Inclusions),並非完美無瑕,這和天然鑽石是在地底形成有關。內含物除了有機會影響美觀度外,最壞的情況是會導致鑽石崩裂,所以懂得如何分辨內含物的好壞才是關鍵。

天然鑽石是碳元素在高溫高壓的地幔中形成。形成過程中,鑽石會夾雜內含物(inclusions)及表面特徵(blemishes)。內含物及表面特徵的數量、大小、可見度、種類和位置均會影響鑽石的外觀,品質及價格。

GIA 的淨度評級是以10倍放大鏡下觀察到的特徵而定。鑽石的內含物和表面特徵通常非常微小,肉眼看上去VS級和SI級淨度鑽石可能完全一樣,但實際品質及價值可以相差很大。

同一個內含物要懂得判斷他們的「好」與「壞」。以羽裂紋(Feather)為例,如果尺寸不大,位置在內部,這不會對鑽石構成大影響。但如果羽裂紋有一定大小,而且位於鑽石邊上,就有崩裂的危險。這道理可以套用在不同的內含物,因此,懂得內含物的特質是挑選好鑽石的關鍵。

切工

你知道鑽石閃爍與否,最主要的因素是切工嗎?當光進入切工優良的鑽石後會在內反覆折射,然後反射到我們的眼中,讓我們看到一顆閃耀的鑽石;而切工不好的鑽石,光就會走失,影響閃爍程度。根據我們的經驗,在眾多評級要素中,切工往往被一般人忽略,但其實是最容易以肉眼來分辨等級的指標。

我們看到鑽石在閃,是因為有光。當光碰上鑽石時,折射出閃光,這裡包括明亮度(Brilliance)/火彩(Fire)/閃光(Pattern)。

優良的切工需考慮重量比例丶切面對稱及拋光品質。 選購時,也需要認識台面百分比(Table %)及深度百分比(Depth %)。

擁有3個Excellent(切工, 打磨, 對稱) 的鑽石具品質保證, 我們建議客人要特別留意切工,因為切工是眾多鑽石評級因素中較容易用肉眼區分。

螢光反應

鑽石在誕生的過程中有機會產生螢光反應,正常情況下,一般程度的螢光反應並不容易被察覺。若然有天你到酒吧消遣,就要留意了,因為不少酒吧都有安裝紫外燈,若果你的鑽石有中至強的螢光反應,這時候鑽石就會發出藍光,透露了你購買的鑽石質量偏低。

螢光反應(Fluorescence)是指天然鑽石在紫外線燈(UV)的照明下所發出的光強度, 一般呈現藍色。

太強的螢光反應會影響鑽石在正常照明下的外觀,呈現混濁的效果, 並阻礙光線的折射。螢光值往往被忽視,但其實和鑽石的價值有密切的關係。

沒有螢光反應(None)的鑽石價值會較高, 輕微螢光反應(Faint)在日光下不容易被察覺, 性價比較高。None或Faint是建議的選擇。

平衡與選擇

天然的鑽石本來不存在好與壞的區別,因為人對鑽石有需求,我們才根據鑽石的各項特徵給予評級,根據供應斷定其價格的高低。評級高的鑽石極度罕有,因此若選擇各項評級都高的鑽石,其價格會飆高。除非購買鑽石涉及投資考慮,否則我們建議客人選購鑽石時,需要懂得在各因素之間取得平衡,而非盲目追求高價鑽石。一個好的鑽石顧問可以提供專業意見,助你掌握選擇竅門。

GIA作為全球最具權威的鑽石鑑證所,一直堅持科學精神和獨立性,鑑證鑽石及評級為大眾信賴。Dawn Wedding堅持出售經GIA評級的鑽石,並根據我們的專業角度和顧客的實際需要,為顧客細心挑選合適的優質鑽石。

世上沒有兩顆一模一樣的鑽石, 就算所有屬性相同, 每一顆鑽石所散發出的光彩都可以有偏差。 鑽石的明亮度,火彩,閃光是必須通過肉眼的觀察才能進行比較,因此我們建議客人要相信自己的眼睛, 並親身觀察及感受每一顆鑽石的閃爍。

購買時不要完全依賴證書的數據作決定。例如黑色的內含物在無色的鑽石中很容易被察覺,但證書並不會告訴你內含物是黑色 。另外,一粒原本無傷大雅的針點(Pinpoint)如果處於反射位(Mirror),就會如萬花筒般反覆折射,影響鑽石外觀。因此我們建議客人要親自檢驗鑽石。